看过客家的建筑艺术,第二就是要尝尝客家的美食。洛带供销社饭店的甜烧白、烟熏油烫鹅、面皮汤、回锅肉、三椒肥肠、麻婆豆腐、豆瓣鱼、神仙豆花等等美食,怎么吃都不过瘾,特别是甜烧白,连着点了两份仍然还想再来一份。五花肉包裹的豆沙和糯米香糯软口,肥肉入口即化。不甜不腻,不容错过。除了供销社,洛带还有很多的小店隐匿在街巷中,当然,它们也不难辨认,只要看准了门口的人头攒动,就绝对不会错。穿过一条窄窄的弄堂,在客家祠堂的庭院里觅一家小店,叫一碗久仰大名的“伤心凉粉”。伤心凉粉的名字很奇特,一则意为这凉粉辣的霸道,不辣的你边吃边流泪就不算正宗;二则表示老板的生意好的不得了,就算你急得火急火燎,也还是不得不耐心继续排队等候。其实就在排队等候经历麻辣之时,不妨赏一赏庭院里的古树,那树干历经的沧桑和蕴含的希望,看一看飞檐上的塑像,那色彩微微剥落后的更本真面貌,品一品门楼上的雕花木刻,那曾经的精雕细刻成就了今日怎样的浅浅吟唱,于是这碗伤心凉粉吃的别具风味。
客家人恪守“宁卖祖宗田,不丢祖宗言”的祖训,无论在家庭生活还是与同族的交往中,男女老幼都只讲客家话。这样坚持的乡音不改,保留了古汉语中许多宝贵的音韵。同时被保留下来的,还有客家人的许多民俗。没有赶上一年一度最盛大的“水龙节”,却有幸看到了原汁原味的川西婚礼。在吹吹打打热闹非凡的迎亲队伍中,独轮鸡公车最引人注意,这是历史上四川居民主要的运输工具,方便灵活。鸡公车上推着满脸堆笑的媒婆,喜庆的唢呐吹出了所有人的幸福心声。